在剛剛舉辦的第15屆長春國際電影節上,明星云集:周冬雨、成龍、張家輝、張雨綺、黃渤、黃圣依、許晴、閆妮、張嘉譯……140位名演員悉數出席。
時近中秋,吉林省為各路大腕準備了一份貼心伴手禮,中之杰月餅。
伴手禮往往是一個地方最出名、最有特點的產品,是一個地方的形象和代表。
長春電影節將中之杰選為伴手禮,無疑是將中之杰視為一張向外傳遞的城市名片。
2002年中之杰成立之初,前有百年品牌,后有區域強龍,中之杰是怎么力壓對手一躍成為長春美食名片的?
一、廣泛群眾基礎和好口碑
成為一個城市美食名片,基礎條件很淺顯,就是吃的人多,并且人人說好。
走在長春的大街上,隨便問一個路人,知道中之杰嗎?回答不知道的幾率是很小的。
因為長春稍微重要一點的商場和超市,幾乎都有中之杰的門店,名副其實的“面食一哥”。
18年,已經能夠成為新一代人的記憶了。在網上看到2個有關中之杰的故事:
一個是廣州小伙回憶在長春上大學的日子:
大學期間,我經常去附近一個叫中之杰的門店買豆沙包和麻花,宿舍的兄弟都愛吃,一買就是一大包?,F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豆沙包和麻花。
還有一個海外歸來的留學生:
不知怎的,特別饞中之杰的月餅,跑了兩個店,都剩最貴的禮盒了。怎奈饞心泛濫,只好自己給自己賣了一個大禮盒。
中之杰草根創業,有今日強勢地位和口碑,相當不易。
中之杰主營業務是中式廚房和烘焙產品。成立之初,便和全國品牌好利來、百年品牌鼎豐真、區域強龍米琪形成正面競爭。
中之杰取勝的秘密就是:好口碑。
而形成好口碑的竟然是食品行業最基礎的兩個要素:干凈和真材實料。
十幾年前,大多數食品企業的清潔管理,核心手段還是喊口號,做思想教育。
中之杰創始人王福勝心里清楚,靠人的自覺性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是要流程、制度和工具來保證。所以他很早就開始標準化嘗試。要知道,品種繁多,花樣百出的中式面點標準化是非常難的。中之杰是同行業第一家建立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的面食企業。
在標準化的管理中,對人的清潔有幾十項明確細致的要求。中之杰就是用一系列流程制度把干凈和衛生刻進員工骨子里。“我們的員工是對手挖角的重點。他們離開中之杰,也會把在中之杰培養的潔凈意識帶過去。東北食品的干凈度整體提升,可以說這里面有我們一份功勞。”創始人王福勝說。
在標準化的品控體系中,“不合格原料絕不采購”是第一原則。
“東西好不好,老百姓一吃就知道”。這是創始人王福勝經常說的一句話。所以,盡管成本提高不少,中之杰也很早就開始 “全球尋找好食材”的行動。“中之杰的很多食材都是進口的,奶油來自新西蘭、面粉來自歐洲,酵母來自法國……”中之杰研發人員介紹。
難怪長春市民對中之杰的最多評價是:真材實料。
二、平常但不平凡的拳頭產品
產品創新固然不易,把平常產品做出不同更是難得。
而這卻是中之杰的一大特色,中之杰的匠人精神就體現在把平常的產品做出不平凡來。
1、豆沙包
豆沙包應該是全國最普通的面點之一了,這能做成拳頭產品?
這就是中之杰神奇之處,無論你吃過什么樣的豆沙包,都能感覺出,中之杰豆沙包好像就有那么一點不同。
究竟是哪點不同?如果你問中之杰的顧客,更多顧客可能回答你,就是感覺。有些顧客可能會給出2個字:味正。
來看上面那位在長春上大學的廣州小伙是怎樣描繪中之杰豆沙包的:
吃過很多豆沙包,要么干,要么硬,要么餡爛如泥。中之杰豆沙包是可以看見豆沙顆粒的,吃到嘴里既有一定嚼勁,又很潤滑,火候掌握得非常到位。甜度也剛剛好,他們應該加白糖的,但給人感覺像是紅豆散發出來的自然甜味。
炒豆沙是中之杰秘而不傳的絕活,對到訪的記者中之杰也是簡要介紹:只選東北當季紅小豆,不經油,大鐵鍋純手工炒制,溫火慢焙,一點點將味道誘逼出來。
2、雜糧粽
粽子是軟糯的,雜糧是粗糙的,他們放在一起,口感會好嗎?我們普通人都會這樣想。
中之杰就是將看似不合理的兩者結合在一起,藜麥粽、玉米粽、紅豆粽、黑豆粽……不但將傳統粽子賦予健康感受,更創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奇妙口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20年成為爆品的藜麥肉粽,竟然可以吃出一種魚子醬般的高級口感。藜麥外形有些像魚子醬,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會呈現魚子醬般的Q彈感。每一次咀嚼,齒間就會有輕微魚子醬被咬破的爆裂感,那感覺,很美妙。
3、千層酥月餅
月餅的歷史上千年,月餅的品種更是成百上千。
但中之杰的千層酥冰心月餅,光顏值就可以打100分。
中之杰的千層酥技術起源清代江南,是一個富商家廚所創,據傳曾進獻給乾隆,深受喜愛。后絕技幾近失傳。中之杰經過上萬次試驗才“復活”了這項絕技。
千層酥冰心月餅有3層:
外皮千層酥僅肉眼可見就有180多層,每層只有0.47毫米,連起來有4層樓那么高。入口酥軟,很有層次,不甜,不像傳統月餅外皮那么油膩
中間一層是“冰糯”的夾層,有點像日本的雪媚娘,他們叫這層為“冰環”。微涼的“冰環”,將傳統月餅那種甜膩的感覺沖減不少,口感也大大豐富起來。
內層的餡料比市場一般產品要高出百分之二三十。
看一下千層酥冰心五仁就知道了,滿滿全是果仁,淀粉很少。
三、永爭第一的精神氣質
產品背后是企品,企品背后是創始人的氣魄和風范。
從中之杰創始人王福勝先生的三兩件事就可以窺見中之杰這家企業的文化。
1、首席產品經理
什么樣的事一個人可以做到最好?他喜歡的事。
王福勝先生財會專業畢業,一個男大學生,卻圍起圍裙做起了主婦生意。期初,這是需要勇氣的。
王福勝先生毫不諱言他對“做飯”的喜愛:我十幾歲時就對發面有出奇的好感,媽媽發面常用的“老肥”,我能聞出時長。手指按一下,就能判斷發酵的火候??匆谎勖婵状笮?就能推出下料多少。
創業之初,很多產品都是王福勝先生親自研發的?,F在雖然有龐大的研發部,但很多產品創意都是王福勝先生提出來的,是他在國內國際開會考察之余,走街串巷“偵查”來的。
王福勝先生幾乎是所有產品的第一個消費者。很多時候,他還會把產品帶回家,讓家人品嘗,提意見。他的小兒子都已經提出不少呢。
2、永爭第一
對于面食行業,無論中之杰規模多大,王福勝先生總表現出一股不服氣的勁頭,他總是充滿自信,他可以做出全國最好的產品。
多年前,雖然中之杰的業務主要在東北。但他熱衷參加全國各種賽事,去和同行比較。
事實也證明了王福勝先生不服氣是有底氣的。十年前開始,中之杰行業各種大獎拿到手軟,僅2019年就有數個大獎:
軟煎餅被評為“創新金獎”。
粽子產品獲得最佳產品獎。
千層酥冰心月餅被評為“中華名餅”。
中之杰被評為烘焙行業地方十大品牌。
3、劍指全國
近幾年,王福勝先生更是折騰不斷:
多數時間國內國際到處跑、組建電商部、打造了中之杰淘寶、京東旗艦店、
持續關注抖音、快手這些新媒體、不斷嘗試各種網絡宣傳……
盡管交了很多學費,依然精神抖擻,毫不疲憊。
因為他已經不滿足做一個區域霸王,他的目標是全國,甚至世界。
永不服輸、永遠向前,是王福勝先生身上的一種性格,也成為了中之杰企業的一種基因。與長春提倡的“自強不息”城市精神不謀而合。
企業和產品是外界認識一個國家、地區的重要手段。
中之杰成為長春的美食名片,似乎是一種必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黑龍江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聯系我們:562 662 9@qq.com